要么種早了高溫抽苔(光長桿不結球),要么種晚了被凍蔫,要么吃著發(fā)苦空心 —— 其實秋萵筍只要抓準 “種植時間” 和 “防抽苔” 兩個關鍵,9-10 月種,12 月就能收,脆嫩多汁,炒肉、涼拌、生吃都香,陽臺小盆也能種,新手也能成功。
今天就把 “秋萵筍種植時間 + 3 大重點措施” 拆解開,南北啥時候種、怎么育苗、怎么防抽苔,每一步都講透,讓你家秋冬也能收獲 “脆嫩萵筍”,不用買現(xiàn)成的!
一、先劃重點:秋萵筍啥時候種?南北差 20 天,晚了就凍壞!
秋萵筍喜涼爽,最適生長溫度 15-20℃,高于 25℃容易抽苔,低于 5℃會凍傷,所以種植時間必須卡準,南北差異要記清:
-
南方(長江以南,如廣東、四川):9 月下旬 - 10 月中旬種(南方降溫慢,9 月底白天不超過 30℃,直接育苗,11 月定植,1 月收)
-
北方(華北、東北,如河北、遼寧):8 月下旬 - 9 月初種(北方冷得快,8 月底育苗,9 月底定植,12 月上凍前收完;有暖氣的話,10 月初陽臺育苗,1 月也能收)
-
陽臺盆栽小技巧:不管南北,育苗時溫度超過 28℃,就給育苗盆搭個小遮陽網(避免小苗被曬蔫);溫度低于 10℃,移到陽臺內側(防冷風凍苗)
判斷小技巧:小區(qū)里的梧桐葉開始發(fā)黃、早晚穿外套不覺得熱,就可以種秋萵筍了 —— 此時溫度剛好,小苗不抽苔,后期長得快。
避坑提醒:別買 “春萵筍種”!秋萵筍選 “耐寒晚抽苔品種”(比如 “三青萵筍”“耐寒白尖葉”),春萵筍種秋天種 10 天就抽苔,根本結不出脆嫩的筍!
二、秋萵筍種植 3 大重點措施:防抽苔、防空心、長得脆
✅ 措施 1:育苗別偷懶,小苗壯才能不抽苔
秋萵筍育苗是關鍵,小苗弱了后期必抽苔,記住 “浸種催芽 + 控溫” 兩步:
-
種子用 25℃溫水泡 6 小時(萵筍種子小,泡透才好發(fā)芽),撈出后用濕紗布包好,放 18℃處催芽(每天沖 1 次水,3-4 天露白,露白就能種)
-
別直接干種!秋天氣溫忽高忽低,干種發(fā)芽率不到 50%,催芽后能到 90%
-
用淺盆裝 “腐葉土 + 園土 = 2:1” 的配土,撒種后覆土 0.5cm(別太厚,芽頂不出來),噴壺澆透水
-
小苗長 2 片真葉時間苗(間距 3cm,拔掉弱苗),長 4 片真葉時澆 1 次稀釋的腐熟淘米水(1:20 兌水,補養(yǎng)分,別施氮肥,會徒長)
✅ 措施 2:定植要 “稀”,間距夠了不空心
秋萵筍要長得粗實不空心,定植間距必須夠,太密會搶養(yǎng)分,莖稈細還發(fā)苦:
-
選 30cm 深的盆,一盆種 1 棵(別貪多,種 2 棵會擠著長),配土加 1 把腐熟羊糞(底肥夠了,后期不用多施肥)
-
移栽時帶土坨(萵筍根脆,別弄散),種完澆透定根水,放半陰處緩 3 天(緩苗后移到光照足的地方)
-
地栽(院子黨):按 “行距 30cm、株距 25cm” 挖坑,每坑種 1 棵,澆定根水,移栽后 5 天內別暴曬(避免蔫苗)
✅ 措施 3:后期控溫 + 施肥,防抽苔還脆嫩
秋萵筍最怕 “溫度驟變” 和 “養(yǎng)分失衡”,這兩步做好,不抽苔還脆:
-
白天溫度超過 25℃,陽臺盆栽拉遮陽網(只遮中午,早晚要曬);低于 10℃,移到室內或蓋地膜(別讓根凍著)
秋萵筍要長得粗實不空心,定植間距必須夠,太密會搶養(yǎng)分,莖稈細還發(fā)苦:
-
選 30cm 深的盆,一盆種 1 棵(別貪多,種 2 棵會擠著長),配土加 1 把腐熟羊糞(底肥夠了,后期不用多施肥)
-
移栽時帶土坨(萵筍根脆,別弄散),種完澆透定根水,放半陰處緩 3 天(緩苗后移到光照足的地方)
-
地栽(院子黨):按 “行距 30cm、株距 25cm” 挖坑,每坑種 1 棵,澆定根水,移栽后 5 天內別暴曬(避免蔫苗)
✅ 措施 3:后期控溫 + 施肥,防抽苔還脆嫩
秋萵筍最怕 “溫度驟變” 和 “養(yǎng)分失衡”,這兩步做好,不抽苔還脆:
-
白天溫度超過 25℃,陽臺盆栽拉遮陽網(只遮中午,早晚要曬);低于 10℃,移到室內或蓋地膜(別讓根凍著)